全球包含台灣的ERP市場改變,主要是來自資訊科技的變革,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Epicor Soft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哲晃指出,綜觀世界的趨勢,大者恆大已經不再是不變的因素,企業不見得要大,但一定要有競爭優勢,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不再是通路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是終端消費者的競爭,用來作為企業資源規劃的ERP重要性,自然不言可喻。陳哲晃強調,誰能夠持有資源,就能持有消費者用戶,而且不管他消費甚麼產品、消費甚麼服務,企業都能夠獲得盈利的時候,才能夠保證企業的利益,立於不敗之地。
但驅動中小企業發展的趨勢中,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關鍵就是成本。陳哲晃指出,中小企業建置ERP的預算,相對大企業確實比較侷限,投入的人力也相當精簡,但是又希望企業的成長效率,能像大企業一樣,陳哲晃認為,中小企業業者的思維必須要跟著改變。陳哲晃指出,企業選擇與決定ERP的角度與條件,包括總持有成本、公司背景、支援與服務,技術及功能。中小企業不能只看功能,因為功能不可能也不需要像大企業一樣應有盡有,必須要保持彈性,但技術面上,還是必須要能跟最新的應用及環境結構相結合。
陳哲晃特別強調,公司背景非常重要,因為中小企業本身的IT資源少,對於原廠的支援及服務需求會更高,原廠能夠做到什麼程度,自然變得相當重要,如台灣本土的ERP廠商雖然目前重點都在大陸,但在地服務還是做得很不錯。至於ERP系統評選衡量的項目,陳哲晃認為,產業ERP及企業本身(如參與人員的經驗能力)的技術成熟度,以及企業本身的預算充裕性,是最主要的能力原則,構面包括技術面、管理面及成本面。
在技術面方面,要考量的項目原則包括系統的品質、功能、彈性、產業別專用性及流程的匹配性;在管理面方面,要考量參與人員及廠商的經驗能力及資源能力,以及計畫的可行性;在成本面方面,則是要考量建置、維運及時間三大成本。至於執行ERP對企業的影響範圍,包括策略、架構、流程、人員及科技,陳哲晃指出,其中又以流程特別需要注意,因為要配合前面兩者,才能順利運作,同時要配合變革管理及方案實踐。陳哲晃強調,企業一定要有足夠的變革執行意願,從準備、評估、分析、設計、建構到部署,都是企業變革的執行範圍,導入ERP的成功機會才會提高。
陳哲晃表示,企業在導入ERP時,應該要依據重要性及執行困難度的高低,決定改善建議執行的優先順序,如果是重要性及執行難度高的區域,改善建議會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成,也是導入ERP的主要挑戰,因此最優先改善的區域,應該是重要性高且執行難度低的區域,不但較容易達成,也比較能看到成效。至於ERP專案的關鍵成功要素,陳哲晃指出,除了要有變革成長的壓力,企業也要有明確的願景、改變的能力(包括相關技能、獎勵機制及專案資源)及可以用來快速行動的計畫,四者缺一不可,忽略任何關鍵成功要素,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忽略企業願景,就算其他要素到齊,有可能會帶來混亂的結果;忽略獎勵機制,導入過程將會缺乏效率;忽略專案資源,可能會帶來挫折感;如果缺乏快速行動的計畫,導入ERP甚至有可能只是錯誤的開始。陳哲晃指出,ERP導入的總成本、維護費用及人力影響很大,而且不只是第一年需要,他建議採用3階段的商業及資訊策略規劃。第一個階段是針對公司企業策略及各個資訊構面進行瞭解與評估,訂定一個可支援未來企業成長的資訊策略,如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可以透過訪談高階主管,從庫存、物料、採購及物流4個構面,了解企業相關策略,才能做好IT與策略連結的準備。
第二個階段則是定義公司未來支援資訊策略的四大資訊能力:人員組織、流程與管理、ERP應用系統及基礎架構,才能掌握商業及資訊能力佈建。如先進行各種商業元件的模型分析,包括產品與製程研發、市場行銷與銷售、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及商業管理等,每一個商業元件都可以分為規劃、管理及執行進行分析,再將商業元件分析結果,與各部門需求訪談重點結合,就可以根據現行流程與作業現況,找到未來關鍵改善的機會點,進而找出日後潛在的商業價值與效益機會點。
如透過市場規劃與生命週期管理,提升採購效率,同時強化生產規劃及效率、加速財務分析時效及品質管理,進而降低銷貨成本;或是透過優化需求預測及生產規劃強化、廠際整合及備品零件需求管理,改善庫存天數等。
第三個階段則是訂定一個中長期商業及資訊策略藍圖與執行計畫,帶領公司由「現行狀態」轉型至「未來預期目標」。如為了支援未來業務發展需求,可以利用統一ERP平台針對共用零件或耗材進行集中管理,整合設計規格及集中採購作業,達成量價效益,降低零件成本。而在貨源及品質管理方面,可以透過貨源管理流程與系統化作業,配合供應商評鑑,強化供應商管理,整合品質管理、採購作業及庫存管理,強化前端品質掌控及後端問題點追蹤改善,降低品質內外部成本。
陳哲晃指出,因應瞬息萬變的企業需求及市場變化,建議企業在選擇ERP時,應該要選擇採用SOA架構的ERP系統,同時要考量五個要素:迅速、簡潔、移動、選擇及社群。在迅速方面,ERP系統除了要有高效能外,也必須要有迅速改變的能力,更要能支援物聯網,才能與公司許多裝置維持一體化;在簡潔方面,ERP系統應該要設法簡化複雜的介面及流程,才能達到容易使用及真正個人化的目標;在移動方面,ERP系統應該要能支援行動裝置,如移動BI或更新儀表板,而且運作時要十分流暢,完全支援觸控介面,還要能因應行動設備架構,調整特定任務的應用程序。
在選擇方面,ERP系統應該要提供各種佈署方式,包括虛擬化及雲端運算,操作介面也必須支援觸控手勢,方便使用者選擇;系統本身更必須具備延伸性,如選擇微軟平台可以吸引更廣泛的生態系統。最後在社群方面,ERP系統應該要內建社群功能,以抓住群眾的智慧,更可以將電子商務和價值鏈連接,幫助企業使用國際級的ERP提升競爭力。
原文網址: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437927_X1Y8AAMI35FDVE6VKVUFM&ct=1
進銷存軟體 | 進銷存會計軟體 | 進銷存系統 | 進銷存 | 會計軟體 | 會計系統 | ERP | ERP系統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會計軟體知多少|玉山進銷存會計軟體
文/臧蓓
我教授會計軟體已有十二年了,每次在我的學生學習會計軟體之前,我一定會問我的學生:『你以前有沒有學過會計?懂不懂基本的會計原理,如「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些基本的觀念?』,如果他曾經學過,或甚至已經作會計師了,那麼學習會計軟體就會比較輕鬆而且是錦上添花,我教起來也省一點力氣,對兩方都好。可是有一半的學生卻沒有學過會計,而且有些新移民對英文甚至不太熟悉,他們是為了就業或公司在職訓練必須學習一種電腦會計軟體,我就會提供他們二種選擇,一種是不必懂會計,直接學習軟體,將會計部分略過;一種是補學費加學會計基本概念,這時約有一半的學生會加學會計基本概念。
所以歸納來說,學習電腦會計可以懂會計,也可以不懂會計,但是前者是相得益彰,可以將會計軟體發揮到最高的效能,後者只能利用到軟體六、七成的功能,剩下的功能只好全權交由會計師處理,現在很多公司是如此操作的。
打開報紙求職欄內,徵求會計的廣告永遠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為不論大中小企業都需要會計,或需要會計師的統籌整理以了解營運的狀態及結果,甚至於要出售企業或合併企業也需要財務資料作參考。小至個人公司大至國際企業,會計都扮演了至為重要的角色,甚至決定一個公司的生死存亡及發展走向。會計制度完善的公司必定是可以作出比較正確的決策,會計制度雜亂的公司必全造成公司莫大的損失或浪費,實為不智之舉。
所以,我覺得人人都應該懂一點會計,對你的企業只會更了解更有幫助,更知道如何開源節流,建立良好的財務基礎,使公司走上正常軌道,走向正確方向,將「錢」的功用發揮到最大的功能。
所以只要你不是那麼痛恨數字,有機會都應該了解一下會計是怎麼一回事,公司的會計應該作些什麼,會計軟體可以幫助你作些什麼,節省你多少的時間,節省你多少的工作量,什麼事你可以請會計師幫忙,什麼事你可以在公司自己解決,節省一點找會計師的時間及費用(如何用軟體把帳整理好再交給會計師) 。雖然懂會計原理最好,就算不懂也一樣可以用電腦會計軟體將平日公司的帳整理得清楚明瞭、正確無誤。
會計軟體之異同
在美國會計軟體的發展,應該是趨於成熟及走向不斷改良,相互競爭激烈的局面。會計軟體至少有幾十種不同公司的產品上市,可是我觀察市面上一般普通運用的會計軟體大約有三種可以作代表性,第一是SBT (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歷史最久,運用也最廣,可是價格偏高;第二是Peachtree Accounting System;第三是Quickbook Accounting System。第四是 MAS 90 Accounting System,我會提出這四種市面上最多人使用的會計軟體作介紹是因為市面上有接近平分天下的局面,每一個軟體都有它的特色及優缺點,完全看使用公司的營運項目及大小規模等不同條件才能決定何種軟體最為合適。有的公司因其特殊的營運種類必須另外設計軟體,再和會計軟體合併使用,才能解決其需要。
我會提出這四種是因為我個人最為熟悉,也是這幾年一直在教的軟體,我不想為任何軟體作廣告,只是用它作為說明的範本。
如果懂會計基本觀念,你會發現所有的會計軟體都是大同小異,可以作同樣類似的工作,只是不同公司出產的軟體出現的畫面可能不同,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但同樣的輸入資料最後運算的結果一定是一樣的。如果學了其中一種再學另一種就會容易得很,學第三種更加容易,再學下去就可以自己完全摸索了。
因為會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錢」,和與錢有關的事都屬於會計,錢怎麼進來,怎麼花掉的。如果一筆進來或出去的記錄,發現有錯誤怎麼辦呢?會計軟體都可以改正,問題是改正的記錄是不是一定要保留下來呢?這實在是會計軟體最大的一個不同點,也是公司與稅務局、老板與員工之間最大的一個關鍵點,稅務局要求的當然是全部透明化的會計帳,老板不在時要求員工作出的帳是一清二楚,不可有一絲不苟之處。所以某些會計軟體(如SBT, MAS 90)就是這麼一個暴露無遺,有些微差錯都看得見的透明化軟體。除非特別熟悉使用,否則錯誤改正之處一覽無遺。不過只要最後結果是對的,中間改正過程並無大礙。
另外一種軟體(如Quickbook) 是一個完全改錯自如的軟體,改過或取消之處完全不露痕跡,非常得心應手,對一些容易出錯的生手倒是很好的學習,所以Quickbook常常是我鼓勵學生第一個可以學習的電腦會計軟體,而且學習時間較短。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小公司什麼事都可以應付得了,有了錯誤也可以及時改正,不露馬腳。它是美國出產暢銷軟體(Quicken及 Turbo Tax)同一公司Intuit出品,在市場上備受矚目及受歡迎。目前它的薪資表部分很受重用,加上易學易用,公司及會計師同一系統的便利之故,也被很多會計師事務所採用。Peachtree 則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個會計軟體,可以透明化也可以不透明化,也是我個人偏愛的一個軟體。
會計軟體的內容項目
任何一種會計軟體它的內容及作法幾乎是大同小異的,都是涵蓋錢的管理。會計軟體的內容大致可分五大類:
(一) 處理錢如何進來的:
會計上統稱為應收帳款(Accounts Receivable 或AR) 。在這個項目內一般要作的工作是建立客戶檔案,開銷貨單,出貨,開發票,收款及追蹤收款,記錄其他收入。
(二) 處理錢如何出去的:
會計上統稱為應付帳款(Accounts Payable 或AP) 。在這個項目內,一般要作的工作是建立供應商檔案,開採購單,進貨,收供應商的發票,付款及追蹤付款。其他付款如房租、水電、廣告費等雜支也在這類項目裡面。
(三) 存貨管理 (Inventory Control)
對於必須處理存貨的公司,存貨管理也是會計軟體非常有用的功能,每次進貨後存貨會自動增加,出貨後會自動減少,所以在會計軟體內可以隨時查閱現存量及銷售量,甚至採購量。
(四) 薪資計算(Payroll)
這部份專門計算雇用員工的薪資,可以小時計、星期計、或月計、年薪計。唯一要考慮的是每一年政府稅表的更新。如果沒有當年的稅表就無法計算出正確的扣繳數目。這部份除了計算扣繳還可以印出薪資支票, #940, #941, W2, W3等各種表單。
(五) 總財務報告及結帳
會計上統稱為總帳(General Ledger) 。這一部份也算是會計軟體上最重要也是核心或壓軸的部份。如果沒有會計基本常識,這部份就無法完全靈活運用了。但可以略過或交由會計師處理。目前日記帳多用於作改正或調整,用處已經不大。其原因是應收、應付帳過帳後軟體會自動結算出財務報表如分類帳(General Ledger)、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損益表至關重要,我想人人都會看!至少公司賺了、賠了總該知道吧!
資料出處:http://www.prosoftca.com/newpage15.htm
進銷存軟體 | 進銷存會計軟體 | 進銷存系統 | 進銷存 | 會計軟體 | 會計系統 | ERP | ERP系統
我教授會計軟體已有十二年了,每次在我的學生學習會計軟體之前,我一定會問我的學生:『你以前有沒有學過會計?懂不懂基本的會計原理,如「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些基本的觀念?』,如果他曾經學過,或甚至已經作會計師了,那麼學習會計軟體就會比較輕鬆而且是錦上添花,我教起來也省一點力氣,對兩方都好。可是有一半的學生卻沒有學過會計,而且有些新移民對英文甚至不太熟悉,他們是為了就業或公司在職訓練必須學習一種電腦會計軟體,我就會提供他們二種選擇,一種是不必懂會計,直接學習軟體,將會計部分略過;一種是補學費加學會計基本概念,這時約有一半的學生會加學會計基本概念。
所以歸納來說,學習電腦會計可以懂會計,也可以不懂會計,但是前者是相得益彰,可以將會計軟體發揮到最高的效能,後者只能利用到軟體六、七成的功能,剩下的功能只好全權交由會計師處理,現在很多公司是如此操作的。
打開報紙求職欄內,徵求會計的廣告永遠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為不論大中小企業都需要會計,或需要會計師的統籌整理以了解營運的狀態及結果,甚至於要出售企業或合併企業也需要財務資料作參考。小至個人公司大至國際企業,會計都扮演了至為重要的角色,甚至決定一個公司的生死存亡及發展走向。會計制度完善的公司必定是可以作出比較正確的決策,會計制度雜亂的公司必全造成公司莫大的損失或浪費,實為不智之舉。
所以,我覺得人人都應該懂一點會計,對你的企業只會更了解更有幫助,更知道如何開源節流,建立良好的財務基礎,使公司走上正常軌道,走向正確方向,將「錢」的功用發揮到最大的功能。
所以只要你不是那麼痛恨數字,有機會都應該了解一下會計是怎麼一回事,公司的會計應該作些什麼,會計軟體可以幫助你作些什麼,節省你多少的時間,節省你多少的工作量,什麼事你可以請會計師幫忙,什麼事你可以在公司自己解決,節省一點找會計師的時間及費用(如何用軟體把帳整理好再交給會計師) 。雖然懂會計原理最好,就算不懂也一樣可以用電腦會計軟體將平日公司的帳整理得清楚明瞭、正確無誤。
會計軟體之異同
在美國會計軟體的發展,應該是趨於成熟及走向不斷改良,相互競爭激烈的局面。會計軟體至少有幾十種不同公司的產品上市,可是我觀察市面上一般普通運用的會計軟體大約有三種可以作代表性,第一是SBT (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歷史最久,運用也最廣,可是價格偏高;第二是Peachtree Accounting System;第三是Quickbook Accounting System。第四是 MAS 90 Accounting System,我會提出這四種市面上最多人使用的會計軟體作介紹是因為市面上有接近平分天下的局面,每一個軟體都有它的特色及優缺點,完全看使用公司的營運項目及大小規模等不同條件才能決定何種軟體最為合適。有的公司因其特殊的營運種類必須另外設計軟體,再和會計軟體合併使用,才能解決其需要。
我會提出這四種是因為我個人最為熟悉,也是這幾年一直在教的軟體,我不想為任何軟體作廣告,只是用它作為說明的範本。
如果懂會計基本觀念,你會發現所有的會計軟體都是大同小異,可以作同樣類似的工作,只是不同公司出產的軟體出現的畫面可能不同,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但同樣的輸入資料最後運算的結果一定是一樣的。如果學了其中一種再學另一種就會容易得很,學第三種更加容易,再學下去就可以自己完全摸索了。
因為會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錢」,和與錢有關的事都屬於會計,錢怎麼進來,怎麼花掉的。如果一筆進來或出去的記錄,發現有錯誤怎麼辦呢?會計軟體都可以改正,問題是改正的記錄是不是一定要保留下來呢?這實在是會計軟體最大的一個不同點,也是公司與稅務局、老板與員工之間最大的一個關鍵點,稅務局要求的當然是全部透明化的會計帳,老板不在時要求員工作出的帳是一清二楚,不可有一絲不苟之處。所以某些會計軟體(如SBT, MAS 90)就是這麼一個暴露無遺,有些微差錯都看得見的透明化軟體。除非特別熟悉使用,否則錯誤改正之處一覽無遺。不過只要最後結果是對的,中間改正過程並無大礙。
另外一種軟體(如Quickbook) 是一個完全改錯自如的軟體,改過或取消之處完全不露痕跡,非常得心應手,對一些容易出錯的生手倒是很好的學習,所以Quickbook常常是我鼓勵學生第一個可以學習的電腦會計軟體,而且學習時間較短。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小公司什麼事都可以應付得了,有了錯誤也可以及時改正,不露馬腳。它是美國出產暢銷軟體(Quicken及 Turbo Tax)同一公司Intuit出品,在市場上備受矚目及受歡迎。目前它的薪資表部分很受重用,加上易學易用,公司及會計師同一系統的便利之故,也被很多會計師事務所採用。Peachtree 則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個會計軟體,可以透明化也可以不透明化,也是我個人偏愛的一個軟體。
會計軟體的內容項目
任何一種會計軟體它的內容及作法幾乎是大同小異的,都是涵蓋錢的管理。會計軟體的內容大致可分五大類:
(一) 處理錢如何進來的:
會計上統稱為應收帳款(Accounts Receivable 或AR) 。在這個項目內一般要作的工作是建立客戶檔案,開銷貨單,出貨,開發票,收款及追蹤收款,記錄其他收入。
(二) 處理錢如何出去的:
會計上統稱為應付帳款(Accounts Payable 或AP) 。在這個項目內,一般要作的工作是建立供應商檔案,開採購單,進貨,收供應商的發票,付款及追蹤付款。其他付款如房租、水電、廣告費等雜支也在這類項目裡面。
(三) 存貨管理 (Inventory Control)
對於必須處理存貨的公司,存貨管理也是會計軟體非常有用的功能,每次進貨後存貨會自動增加,出貨後會自動減少,所以在會計軟體內可以隨時查閱現存量及銷售量,甚至採購量。
(四) 薪資計算(Payroll)
這部份專門計算雇用員工的薪資,可以小時計、星期計、或月計、年薪計。唯一要考慮的是每一年政府稅表的更新。如果沒有當年的稅表就無法計算出正確的扣繳數目。這部份除了計算扣繳還可以印出薪資支票, #940, #941, W2, W3等各種表單。
(五) 總財務報告及結帳
會計上統稱為總帳(General Ledger) 。這一部份也算是會計軟體上最重要也是核心或壓軸的部份。如果沒有會計基本常識,這部份就無法完全靈活運用了。但可以略過或交由會計師處理。目前日記帳多用於作改正或調整,用處已經不大。其原因是應收、應付帳過帳後軟體會自動結算出財務報表如分類帳(General Ledger)、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損益表至關重要,我想人人都會看!至少公司賺了、賠了總該知道吧!
資料出處:http://www.prosoftca.com/newpage15.htm
進銷存軟體 | 進銷存會計軟體 | 進銷存系統 | 進銷存 | 會計軟體 | 會計系統 | ERP | ERP系統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ERP系統的好處|玉山ERP進銷存會計系統
ERP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整合性強,ERP比起傳統單一的系統最大特色便是整個企業資訊系統的整合。
2.縮短周轉時間,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和時間彈性,增強企業對經營環境改變的快速反應能力。
3.將原本分散的資料整合,集成物流、資金和資訊流的三方面的資訊資源。
4.在整合的環境下,企業內容所產生的資訊透過系統將可在企業任一地方取得與應用。
5.模擬不同市場狀況對生產計畫、能力需求計畫、物料採購計畫、和儲運等工作的影響。
6.具有嚴格的內部控制能力。
7.ERP系統將使部分間橫向的聯繫有效且緊密,使得管理績效提升,實現管理層對資訊的即時監控和查詢。
8.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準確、準時的財務報告、管理報告和分析資料等。
9.透過ERP系統配合網際網路及供應管理模式,使企業與原物料供應商之間緊密結合,增加其市場變動的能力。
什麼公司需要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成功實施的關鍵不但要幫助企業把系統搭建好,更要幫助企業把系統用好,讓資訊系統真正的為企業帶來效益。什麼公司需要實施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呢?其實這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一般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ERP關鍵還是要看本公司的運作流程和ERP設置的流程和理念是否合適。
企業選型ERP的過程,解決方案成了核心和焦點,這個過程也幾乎成為對解決方案的評判過程。解決方案,簡而言之就是為瞭解決企業的問題或達到某種目標、要求、規範而提供的Proposal,經企業認可的建議書也就成瞭解決方案。針對ERP專案而言,解決方案的範疇可以很廣,按照先後順序和要點分為:流程優化的解決方案;ERP系統的解決方案;網路解決方案;硬體及系統配置解決方案等等。
在全球範圍內,有很多著名的ERP成功案例。聯邦快遞空運公司(FedEx)是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憑藉其無與倫比的航線權及基礎設施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FedEx採用Oracle提供的ERP產品。公司已使用的模組包括PeopleSoft的資產管理、會計總帳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採購、開支報告、庫存管理、專案成本核算及其他。1997年,FedEx開始實施PeopleSoft的會計總帳和資產管理模組。在之後幾年內的兩次重大升級之後,2004年,整個系統已包括12個PeopleSoft的模組。FedEx的國內及國際運營共用同一實例,而合作服務、運輸等使用另一個實例。目前其用戶超過20,000人。
中小企方面,中國譚木匠工藝品有限公司是ERP其中一個成功案例。譚木匠成立之初,公司主要生產民間傳統的木制梳子。由於的梳子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做工考究,故而市場份額逐年擴大,並逐步走向全國。ERP公司根據譚木匠公司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了ERP分銷系統項目的整體目標:支援公司整體發展戰略,建立敏捷的公司資源計劃管理系統,以ERP網路分銷思想改造、提升、整合公司資源,實現公司內外部資訊的集成,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水準。ERP的實施也令公司更加有效掌握各專賣店的庫存、銷售、財務資訊,減少公司風險,最終全面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抗風險的能力。
資料出處:http://www.erpsolution.com.hk/
進銷存軟體 | 進銷存會計軟體 | 進銷存系統 | 進銷存 | 會計軟體 | 會計系統 | ERP | ERP系統 | 玉山ERP進銷存會計系統
1.整合性強,ERP比起傳統單一的系統最大特色便是整個企業資訊系統的整合。
2.縮短周轉時間,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和時間彈性,增強企業對經營環境改變的快速反應能力。
3.將原本分散的資料整合,集成物流、資金和資訊流的三方面的資訊資源。
4.在整合的環境下,企業內容所產生的資訊透過系統將可在企業任一地方取得與應用。
5.模擬不同市場狀況對生產計畫、能力需求計畫、物料採購計畫、和儲運等工作的影響。
6.具有嚴格的內部控制能力。
7.ERP系統將使部分間橫向的聯繫有效且緊密,使得管理績效提升,實現管理層對資訊的即時監控和查詢。
8.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準確、準時的財務報告、管理報告和分析資料等。
9.透過ERP系統配合網際網路及供應管理模式,使企業與原物料供應商之間緊密結合,增加其市場變動的能力。
什麼公司需要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成功實施的關鍵不但要幫助企業把系統搭建好,更要幫助企業把系統用好,讓資訊系統真正的為企業帶來效益。什麼公司需要實施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呢?其實這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一般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ERP關鍵還是要看本公司的運作流程和ERP設置的流程和理念是否合適。
企業選型ERP的過程,解決方案成了核心和焦點,這個過程也幾乎成為對解決方案的評判過程。解決方案,簡而言之就是為瞭解決企業的問題或達到某種目標、要求、規範而提供的Proposal,經企業認可的建議書也就成瞭解決方案。針對ERP專案而言,解決方案的範疇可以很廣,按照先後順序和要點分為:流程優化的解決方案;ERP系統的解決方案;網路解決方案;硬體及系統配置解決方案等等。
在全球範圍內,有很多著名的ERP成功案例。聯邦快遞空運公司(FedEx)是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憑藉其無與倫比的航線權及基礎設施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FedEx採用Oracle提供的ERP產品。公司已使用的模組包括PeopleSoft的資產管理、會計總帳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採購、開支報告、庫存管理、專案成本核算及其他。1997年,FedEx開始實施PeopleSoft的會計總帳和資產管理模組。在之後幾年內的兩次重大升級之後,2004年,整個系統已包括12個PeopleSoft的模組。FedEx的國內及國際運營共用同一實例,而合作服務、運輸等使用另一個實例。目前其用戶超過20,000人。
中小企方面,中國譚木匠工藝品有限公司是ERP其中一個成功案例。譚木匠成立之初,公司主要生產民間傳統的木制梳子。由於的梳子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做工考究,故而市場份額逐年擴大,並逐步走向全國。ERP公司根據譚木匠公司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了ERP分銷系統項目的整體目標:支援公司整體發展戰略,建立敏捷的公司資源計劃管理系統,以ERP網路分銷思想改造、提升、整合公司資源,實現公司內外部資訊的集成,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水準。ERP的實施也令公司更加有效掌握各專賣店的庫存、銷售、財務資訊,減少公司風險,最終全面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抗風險的能力。
資料出處:http://www.erpsolution.com.hk/
進銷存軟體 | 進銷存會計軟體 | 進銷存系統 | 進銷存 | 會計軟體 | 會計系統 | ERP | ERP系統 | 玉山ERP進銷存會計系統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什麼是ERP?|玉山ERP系統知識庫
文 / 賓至剛【台灣法律網】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企業資源規劃,包含了「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說得白話一點,就是針對企業的「商品」「資金」「人力資源」做資訊整合。這也算是一種網路,Intranet。對於廣義的EC來說,ERP正是EC電子商務執行時最重要的後台。
ERP系統的建置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建設。而唯有以「資訊」取代「庫存」,以「資訊」換取「時間」,企業才能在新世紀建立起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競爭優勢。 這無關產業形態、公司成立年資,也無關是否掛上.com招牌,或是專責成立所謂「網路事業部門」,但是,它正代表了100%的競爭力!
由於企業資源與流程改善的差異,要「夠大」才看得出來,同時真正專業的ERP系統的價值不斐,以往對於ERP的觀念都是認為只有大公司才用得起,不過隨著資訊硬體的普及,相關技術的成熟,ERP無關公司規模,但是確有程度的差別。想要體檢一個企業的ERP程度,你可以用「訊息傳遞的速度」當作一個指標。訊息傳遞的通路是公司的價值鏈(Value chain),例如:前端零售與後端庫存的反應流程與時間;員工考核、應徵與缺員補充的流程與時間、資金的流動與周轉週期…,ERP系統的目的在於促成與規格化這些流程,使之成為一個標準。
ERP可以整合出一個eBusiness,也就是e化的企業,它的實施方針如下:
通路的增強:應用力的提升
電子商務的一個角度是在「web base」網頁基礎上的應用,這種利用網路的通路特性,提供線上銷售、客戶服務、產品資訊內容…的方式,企業的執行目標,是以將網路當作通路,並增加「交易促成」的可能,如此,可以直接增加交易業績、服務品質與對象、市場推廣的能力。
價值鏈整合:連結力的提升
除了開發公開的web base基礎外,另一個方向是上下游的整合,例如對上游的供應鏈整合,也就是e化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以及對下游的顧客端管理,也就是e化的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這些都是e化的另一個角度。
e化過程中,連結可以靠著許多網路工具達成,email就是很好的方式,定期對消費者發送內容豐富又實用的電子報就是簡單易行的顧客經營,而妥善的利用同樣的email工具,你也可以加速上游供應的訂單或庫存管理的過程,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產能轉型:創造力的提升
e化的過程中,另一個收穫則是組織內的升級與創造力的提升,員工的績效不再由單純的工時數字為主,更自主的工作模式可以激發出更好的生產創意,帶到組織內則是工作績效: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員工產能,這在以知識經濟掛帥的現今會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一個企業想要能成長,光是守成是不行的,一定要有開發新市場、開發新產品的能力,這就要靠e化帶來的活力來鼓勵。
資料出處: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88,&job_id=30074&article_category_id=236&article_id=15192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企業資源規劃,包含了「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說得白話一點,就是針對企業的「商品」「資金」「人力資源」做資訊整合。這也算是一種網路,Intranet。對於廣義的EC來說,ERP正是EC電子商務執行時最重要的後台。
ERP系統的建置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建設。而唯有以「資訊」取代「庫存」,以「資訊」換取「時間」,企業才能在新世紀建立起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競爭優勢。 這無關產業形態、公司成立年資,也無關是否掛上.com招牌,或是專責成立所謂「網路事業部門」,但是,它正代表了100%的競爭力!
由於企業資源與流程改善的差異,要「夠大」才看得出來,同時真正專業的ERP系統的價值不斐,以往對於ERP的觀念都是認為只有大公司才用得起,不過隨著資訊硬體的普及,相關技術的成熟,ERP無關公司規模,但是確有程度的差別。想要體檢一個企業的ERP程度,你可以用「訊息傳遞的速度」當作一個指標。訊息傳遞的通路是公司的價值鏈(Value chain),例如:前端零售與後端庫存的反應流程與時間;員工考核、應徵與缺員補充的流程與時間、資金的流動與周轉週期…,ERP系統的目的在於促成與規格化這些流程,使之成為一個標準。
ERP可以整合出一個eBusiness,也就是e化的企業,它的實施方針如下:
通路的增強:應用力的提升
電子商務的一個角度是在「web base」網頁基礎上的應用,這種利用網路的通路特性,提供線上銷售、客戶服務、產品資訊內容…的方式,企業的執行目標,是以將網路當作通路,並增加「交易促成」的可能,如此,可以直接增加交易業績、服務品質與對象、市場推廣的能力。
價值鏈整合:連結力的提升
除了開發公開的web base基礎外,另一個方向是上下游的整合,例如對上游的供應鏈整合,也就是e化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以及對下游的顧客端管理,也就是e化的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這些都是e化的另一個角度。
e化過程中,連結可以靠著許多網路工具達成,email就是很好的方式,定期對消費者發送內容豐富又實用的電子報就是簡單易行的顧客經營,而妥善的利用同樣的email工具,你也可以加速上游供應的訂單或庫存管理的過程,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產能轉型:創造力的提升
e化的過程中,另一個收穫則是組織內的升級與創造力的提升,員工的績效不再由單純的工時數字為主,更自主的工作模式可以激發出更好的生產創意,帶到組織內則是工作績效: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員工產能,這在以知識經濟掛帥的現今會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一個企業想要能成長,光是守成是不行的,一定要有開發新市場、開發新產品的能力,這就要靠e化帶來的活力來鼓勵。
資料出處: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88,&job_id=30074&article_category_id=236&article_id=15192
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玉山進銷存會計軟體-智慧訂單/採購管理系統
訂單/採購管理系統
妥善運用進銷存系統管理,減少人為疏失,提高決策準確性
每一次的採購/報價決策都是企業經營重要的一步,透過玉山進銷存會計軟體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豐富的管理功能,讓管理者快速了解企業目前營運狀況,做出準確決策並穩健的帶領企業走向更高經營願景。
功能特色
1.報價同時,可立即透過ERP系統查詢客戶歷史報價記錄,並具備報價利潤分析功能。
2.具備潛在客戶管理功能且報價與訂單連線。
3.具備圖片報價功能。
4.報價單、訂單、採購單等,均提供產品規格、描述列印。
5.訂單作業可處理訂金交易。
6.訂單可做預估利潤分析與交貨狀況查詢,並可立即查詢信用額度。
玉山ERP進銷存軟體:http://u3erp.tw/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