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什麼是ERP?|玉山ERP系統知識庫

文 / 賓至剛【台灣法律網】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企業資源規劃,包含了「供應鏈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說得白話一點,就是針對企業的「商品」「資金」「人力資源」做資訊整合。這也算是一種網路,Intranet。對於廣義的EC來說,ERP正是EC電子商務執行時最重要的後台。 


ERP系統的建置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建設。而唯有以「資訊」取代「庫存」,以「資訊」換取「時間」,企業才能在新世紀建立起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競爭優勢。 這無關產業形態、公司成立年資,也無關是否掛上.com招牌,或是專責成立所謂「網路事業部門」,但是,它正代表了100%的競爭力! 

由於企業資源與流程改善的差異,要「夠大」才看得出來,同時真正專業的ERP系統的價值不斐,以往對於ERP的觀念都是認為只有大公司才用得起,不過隨著資訊硬體的普及,相關技術的成熟,ERP無關公司規模,但是確有程度的差別。想要體檢一個企業的ERP程度,你可以用「訊息傳遞的速度」當作一個指標。訊息傳遞的通路是公司的價值鏈(Value chain),例如:前端零售與後端庫存的反應流程與時間;員工考核、應徵與缺員補充的流程與時間、資金的流動與周轉週期…,ERP系統的目的在於促成與規格化這些流程,使之成為一個標準。 

ERP可以整合出一個eBusiness,也就是e化的企業,它的實施方針如下: 

通路的增強:應用力的提升 

電子商務的一個角度是在「web base」網頁基礎上的應用,這種利用網路的通路特性,提供線上銷售、客戶服務、產品資訊內容…的方式,企業的執行目標,是以將網路當作通路,並增加「交易促成」的可能,如此,可以直接增加交易業績、服務品質與對象、市場推廣的能力。 

價值鏈整合:連結力的提升 

除了開發公開的web base基礎外,另一個方向是上下游的整合,例如對上游的供應鏈整合,也就是e化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以及對下游的顧客端管理,也就是e化的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這些都是e化的另一個角度。 

e化過程中,連結可以靠著許多網路工具達成,email就是很好的方式,定期對消費者發送內容豐富又實用的電子報就是簡單易行的顧客經營,而妥善的利用同樣的email工具,你也可以加速上游供應的訂單或庫存管理的過程,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產能轉型:創造力的提升 

e化的過程中,另一個收穫則是組織內的升級與創造力的提升,員工的績效不再由單純的工時數字為主,更自主的工作模式可以激發出更好的生產創意,帶到組織內則是工作績效: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員工產能,這在以知識經濟掛帥的現今會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一個企業想要能成長,光是守成是不行的,一定要有開發新市場、開發新產品的能力,這就要靠e化帶來的活力來鼓勵。

資料出處: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188,&job_id=30074&article_category_id=236&article_id=151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